名家专访
    中国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于志学访谈录

    现在创新的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不同于几十年前,那时我稍稍和传统拉开距离,就有人指责我是“邪门歪道”。

     
        卢: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创造了冰雪山水画,评论界说您“以冰雪山水画在当代画坛一路风光”,大家公认您是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中国山水画家。但是近年来,您除了创作之外还对艺术理论进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冷文化”、“文化反流”、“冷逸之美”、“智、邃、远”、“第三审美内涵”、“笔、墨、光”、“太阳模型说”等等。这些理论无疑是对您的艺术追求和实践的一个补充。您作为一个画家如何看待艺术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关系的。

        于:画家探索理论问题,提出一些理论观点往往易被人认为带有偏激的倾向,因为画家大多都是性情中人,在绘画创作中如果没有激情,很难出来生动的作品。但研究理论就不同了,后者需要客观、冷静、科学缜密地分析,能把两者协调得好,不是易的事。也有好心的朋友劝我专心画画,探索理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我认为学术和艺术是不能分家的,虽然画家容易偏激,看问题的观点和侧重面也和理论家有所不同,但作为把艺术创作放在问题状态和追问之中,对中国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总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这个理论本来就应当是多元的、开放的、允许探索的,并且不应当套用现成的。您刚才提到我是一个以创新为主导思想的实践者,现在创新的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不同于几十年前,那时我稍稍和传统拉开距离,就有人指责我是“邪门歪道”。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大环境这么有利于创新,我们更应当珍惜,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认为艺术创新,不仅要在绘画图式上创新,还要在艺术理论上创新。创新首先来自观念创新,要建立起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不仅从一个画家的角度来看艺术创新,还要以一个文化人的视野来看知识创新。知识的单元是概念,创造了新概念就是创造了新知识,多个新概念就组成了新理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创新是以对外部大量丰富广泛的信息进行认识、理解、解构、整合为基础和核心再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加工处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造出的新观念、新理论。因此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画家,要把创新意识当作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最高哲学理念和应有的时代自觉。尤其对于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如果不加速接受新信息,不保持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不对今日中国画坛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很快就会流入边缘,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

        卢:您谈的很中肯,也很深刻。对于您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后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尤其还在认真探索理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请您谈谈您对当下美术状况的看法。

        于:中国美术经过百年变革之后,尤其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当代的、观念的、多媒体的、主流的、边缘的、架上的、架下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现象代表着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文化意识和文化理念,形成了中国美术当下的特有文化景观。人们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艺术格局。仅就中国画而论,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种种观念和手段对中国画渗透和移入,已使中国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中国人能够面对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和现实的创作进行思考,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阐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对于中国美术在转型过程中持有一种学术批判的态度为重要。纵观各种艺术观、价值观,其话语中心的焦点都和对待传统的态度脱离不了干系,大体上当下中国画坛也主要被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和流派,如传统型、融合型、现代水墨型、实验水墨型、综合型等等。然而因为今日中国美术的发展变化用以往老传统的规范、样式和技法已不能阐释清楚,单一的某个命名虽可以转达某个思潮和流派的艺术主张但不能概括当下中国画复杂而多变的样式、流派和主张,故我们应当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囊括当下中国美术的总体状貌,以便于我们从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中把握当下的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并以此为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中心话语,挺进世界艺术舞台。然而可以说近一二十年,我们的耳边听到的总是从西方传来的各种艺术观念和概念,什么前卫、先锋、现代、后现代、后殖民等等。西方人能够创造概念用来描绘诸多的艺术现象,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跟着西方的艺术观和价值观跑,为什么我们要用他们的思想和观点来套用我们的艺术状态,我们难道就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在中华民族自己文化体系的血脉中延伸、挖掘、开阔眼界,吸收世界所有优秀的文化,为什么不能摆脱掉西方的文化禁锢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来揭示中国艺术的新形式、新图式、新理念和新潮流?难怪乎有学者评论说“近十几年的中国美术不夸张地说成了西方风格、形式、思潮、流派的东方实验地,中国当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翻版和摹仿”。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直在寻找民族的语言,现在我认为可以锁定方向了,这就是中国画的“新传统主义时代”。

        卢:您提出的“新传统主义”和“太阳模型说”的着眼点是不是一致的?

        于:是一致的。围绕着全球化、民族化、东方、西方、传统、现代,选择对象就观念的复杂性和多层性使当下很多人感到困惑,面对当前中国美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处境,很多人寻求解决之策。中国美术如何在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吸收西方艺术精华,从东西方文化的重新整合及当代转型中,去创造新的价值体系,以使我们的美术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沿着自己的文化之路,秉承中国的文化精神、弘扬中国文化所蕴藏的智慧和超越精神站在世界舞台,这是每个有良知的艺术家都在考虑的问题。我提出的这个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艺术家在新时期中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为的是留给和启示更多的人进行更进一步深入的学术思考。所以我在继《中国画发展的太阳模型说》、《中国文化发展的内驱力》之后又提出了“新传统主义时代”的观点。

        卢:请您详细一下您的这一观点。

        于: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不能完全展开,以后我还要专文论述。什么是新传统主义,新传统主义就是由上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等构成的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体现了民族特性,对世界文化做出自己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也要不断丰富、发展和更新的,不断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和先进性,剔除糟粕,不断从西方现代文明以及世界各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因为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继承、发展和创新向前推动的。过去是现在的传统,今天是明天的传统,传统也要“与时俱进”,当以往的规范、样式、技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对旧有的传统进行改造和创新时就产生了新传统。这个新传统是不失去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新的思想、道德、艺术、风俗,是使中华民族面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世界大环境中不闭关自守、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向上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曲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中国人要按照自己的文化根基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没有了这个根基,就不是中国式的艺术,就不是中华民族式的文化。我认为这个中国文化的新传统应当是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为起点的,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构成了不同于古代中国文化传统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新传统。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加大、加快了速度,“重写传统”、“建立新传统”、“创建新东方文化形态”成为带有时代性的呼唤音。自百年以来中国文化打破了沉静的局面,经过各种文化的交织,形成了以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信仰、行为、语言、习俗的依据,形成的新传统。因此,这个新传统是既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同于西方,是以中国人的独特哲学思维、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和人文性格面对世界所做的选择和衔接,是中国新文化发展的方向。

        卢:听您的一度话,我大致了解了您这一观点的思想脉络,您根据自己对中国美术在新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美术进入了“新传统主义时代”。您的这一观点会不会被人认为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偏激情绪,而且您还使用了“主义”和“时代”这两个令人敏感的大概念。

        于:非常可能,理论从来都是在论辩中产生又通过实践验证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说时代是依据某种特征划分的社会、国家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从近百年以后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在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求一个新的价值系解救中国。现在的论争是百年前的继续,只不过我们现在遭遇的问题要比一百年前更复杂更多变,一百年前的古今之争也好,现在东西方、南北方的文明冲突和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渗透也好,基本质上没有脱离开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问题,因此我认为可以用“新传统”来反映这一历史价段的社会的社会特征。至于“主义”就是一种理论和主张。

        卢:您所说的“新传统主义”是什么基本待征。

        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新传统主义的时代特征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民族性,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心要捍卫民族文化;二是开放性,通过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建构自己的东西;三是批判性,通过社会历史批判、文化批判探索和改建新的理论体系;四是兼容性,通过对外来文化碰撞、交融和影响过程中包容接纳,形成具有民族特性的新文化;五是多样性,由过去的中心话语走向多姿多彩的艺术空间和多元、多维看问题的非中心模式。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今日中国美术创作,无论作品的全新形式、样貌、风格如何标新立异,其艺术产品中所反映的基本倾向都是和这个主题有关联的。我们且不说周韶华先生“力创新的中国画图式”当然属于这个新传统,还有我创造煌“冰雪山水画”有人称为是“非传统又非现代的全新形式”也理所当然属于这个新传统,即使是被看作现代水墨的重要画家刘国松先生也一再主张创造一种既中国又现代的个人风格和新传统,甚至被人们认为是以是以消解、破坏传统、重建新的水墨审美空间的实验水墨画家群,皮道坚先生也一再坚持它们的创作的实质“不仅仍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而且正是通过它们与纯粹西化艺术方式的对抗为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争得身份和地位,使水墨文化精神得以在当代艺术中薪火相传”。我们可以说新传统主义是中国美术在新的时期的一个现象,一个选择,一个方向。当然,当代美术现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存在状态,很多艺术形态是相互交错、界限模糊、含混不清的。用一个概念来描述未免要有挂一漏万之弊端。

        卢:但您能有这样的学术思考,毕竟是一个积极的态度,可以对中国美术当前的状态和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和推断。

    上一篇:欧阳中石访谈录
    下一篇:陈丹青:中国当代艺术暂时没有标志性人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名家在线 | 香墨书院 | 书画资讯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主     《世界家苑》杂志   世界华商书画院   文化部中乡协扶贫委艺术发展中心 联合主办:   全国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书画院   国家老干部书画院  中报协《法治报道》法治文化    健康导报艺术名家 《世界家苑》艺术名家宣传推广委员会

           联合指定互联网发布载体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04363

法律顾问:杨鸿飞  北京首联律师事务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