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著名学者张志和: 优秀中原文化为河南引领内陆开放提供不竭思想动力

          又是一年春来时,春天对河南来说,总是那么激动人心,四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河南调研指导工作,倾听人民呼声,并就推动河南快速发展、回应人民重大关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四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河南依托开放互联,形成了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的物流通道体系,成为“一带一路”交汇处的重要中转站。河南已经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1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河南落户。今年的春天,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美好时节,在这个春天里,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成功举办,作为中原地区高水平开放、宽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经贸盛会吸引了来自86个国家、近2万名中外客商参会,94个10亿以上的项目现场签约,4399亿的投资总额世界瞩目,河南与世界携手,引领内陆开放。 

                      

                                                                中原开放发展论坛。边铨彬 摄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临海、对外开放存在天然短板的内陆省份,河南为何能走向开放前沿?知名文化学者、故宫博物院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志和做客中国青年网,并就河南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中原文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 
      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教授您好,据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万亿元,连续多年居大陆省份第五位、中西部之首,已经成为全国的重要经济大省。河南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河南省对外开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我们大家都知道,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从传统开放条件上看,没有什么优势,那么为什么近几年来能逐步走向开放的前沿呢?
      张志和:河南能够从开放洼地崛起为内陆开放高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和战略规划的落地为河南带来的各种机遇,比如说“一带一路”建设为河南带来的机遇,比如说河南开放包容、敢于创新的文化传统等等,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是河南引领内陆开放的磅礴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河南调研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要求河南“要向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特别是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卢森堡首相时指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为河南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思想动力,提供了思想遵循,更激发了亿万河南人民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激情和坚定信心。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情牵中原大地、心系河南百姓的人民情怀的激励和鼓舞下,这四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亿万中原儿女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启了新时代河南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是河南引领内陆开放的强大助力。河南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而且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参建者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省份。“一带一路”需要河南的历史担当,河南也需要借力“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于河南引领内陆开放、共享发展机遇意义深远。首先,“空中丝路”推动河南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一年来,“空中丝路”释放出巨大潜力,成为服务全国、连通欧亚、辐射全球的空中经济廊道。特别是在今年的第十二届投洽会上,专门设置了“中卢空中丝路经贸合作论坛”,中卢专家就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经贸合作发展规划展开了深度研讨,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豫卢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推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同时带动更多资金在各国流动,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其次是“陆上丝路”加快了河南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目前,郑欧班列的服务网络已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吸引境内合作伙伴17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780多家。第三,“网上丝路”带动河南“买全球、卖全球”格局逐步形成,并推动河南省通过“网上丝绸之路”争取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交流。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河南将同世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 

      第三,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是河南引领内陆开放的深厚伟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更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明来源于农耕文明,她不同于崇尚扩张的海洋文明。在海洋文明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美国等九个大国的崛起靠的是殖民扩张和贸易竞争。而我们中华文明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她崇尚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她对于外来文明,不是拒绝、不是征服,而是尊重、吸纳、包容,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都被吸收、移植为中华文化的因子,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扩散,传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汉朝,张骞带领和平使团从长安出发,打通了东西方的通道,完成了著名的“凿空之旅”;在唐朝,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在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带着浩浩荡荡的船队七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扩展经贸往来,几千年来,一代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互鉴、互利共赢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国在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以及四大发明、养蚕技术等传到西方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商品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天文、历法、医药等等。可见,开放包容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本来特质。而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源地,更是汇聚了东西南北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和谐共生、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商业的发源地和全球华商的拜祖圣地、精神家园。所以,今天河南的对外开放,有着深厚的文化优势,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就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血液。 

             

                                    2018中卢空中丝绸之路经贸合作高峰会。边铨彬 摄 

      中国青年网记者:刚才您谈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强大助力,窥一斑而知全貌,从“一带一路”对河南带来的利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一带一路”对中国崛起的重大意义,同时,“一带一路”还是一条沿线各国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之路,它还有哪些世界意义? 

      张志和:为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走出一条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之路,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从提出到完善再到实践,四年多来,这一世纪性构想已经深入人心,先后赢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杂音,部分国际舆论将“一带一路”解读为“中国向周边及欧亚大陆推行的具有扩张性质的地缘政治战略”,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零和博弈和对抗游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时指出:“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作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和平崛起的新路径,而且还是中国崛起后给全球提供的最大的公共产品,将改写大国崛起历史、开启经济全球化的3.0新时代。 
      什么是全球化的3.0时代呢,它是相对于1.0时代,2.0时代来说的,1.0时代是古丝绸之路开启的时代,2.0时代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时代,它要么是伴随着殖民扩张、贸易掠夺,要么是伴随着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使他们从发展洼地崛起为发展高地,从而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为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总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对于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战略意义,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青年网记者:刚才您谈到了开放包容是河南的文化传统、精神特质,除了开放包容,河南还有哪些突出的精神特质?

      张志和:河南优秀的文化传统很多,比如侠肝义胆、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坚韧不拔等等,这里我想重点谈一点,那就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是支撑河南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创新的种类很多,可以是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是文化的创新、模式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河南省委、省政府依托“一带一路”,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以设施联通为战略突破口,统筹推进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三路并举,被网友称为河南版的“一带一路”,自贸区、航空港、米字形高铁、跨境电商,这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大创新,这一模式创新,不仅为河南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探索与欧美发达经济体合作打开了新空间,还将在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青年网记者:大家常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文化研究,您能谈一下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吗? 

      张志和:古语讲,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古印度文明到古希腊文明、到古埃及文明再到中华文明,四大古文明都有其源头。而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就是河南文化。河南文化虽然同齐鲁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一样,同属地域文化,但她又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性文化,她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人文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正统主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从地理环境上看,河南这个滔滔黄河冲积而成的大平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气候适宜,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在这里人类最早繁衍生息。从历史地位上讲,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河南有三千多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从人文精神上讲,河南是元典思想的诞生地,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法家、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中原文化还有很强的延续性、兼容性和创造性,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次的朝代更迭,但中原文化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传承五千年从未间断,这也是为什么在激烈竞争中,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如此蓬勃态势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韩绍愈书法作品赏析
    下一篇: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职业健康专项基金管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名家在线 | 香墨书院 | 书画资讯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主     《世界家苑》杂志   世界华商书画院   文化部中乡协扶贫委艺术发展中心 联合主办:   全国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书画院   国家老干部书画院  中报协《法治报道》法治文化    健康导报艺术名家 《世界家苑》艺术名家宣传推广委员会

           联合指定互联网发布载体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04363

法律顾问:杨鸿飞  北京首联律师事务所主任